当前位置:首页 > 慧万佳升学——最新通知 > 湖南大学:新增3个专业

湖南大学:新增3个专业

发布时间:2025-05-17 09:16      浏览数:14337

湖南大学:新增3个专业


——访湖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陈沅灵

摘要:2025年学校招生规模增加300人,整体招生规模是6133人;新增量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3个专业;在招生政策方面,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录取时不调剂。

一、2025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陈沅灵:今年学校出台了系列政策,大大提高了考生专业选择的灵活度。一是开展大类招生,47个招生专业(类)中23个直接录取到专业,24个录取到大类,大类内专业分流100%任选。二是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录取时不调剂。三是推行“零门槛”转专业政策,考虑到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入校后学生有2次4轮转专业机会。学生还有机会通过二次选拔进入试验班、拔尖班等特色培养班级。

在加分政策方面,学校认可经教育部备案的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能用于强基计划招生。

二、2025年湖南大学的整体招生规模是多少?今年的计划相较于去年有怎样的变化?

陈沅灵:2025年学校招生规模增加300人,整体招生规模是6133人,对于考生来说,录取机会提增。招生规模增量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重点投放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汉语言文学、法学等招生专业。其中量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是今年的新增招生专业。

三、三个新增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分别是什么?对于新增专业,学校在师资配备、教学设施以及实践教学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陈沅灵:量子信息科学专业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需求,在让学生打牢数理基础的同时,加强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量子信息科学相关知识的传授和创新意识培养。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是先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学科支撑,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的鲜明特征,培养学生在“基础-应用”与“算法-架构-电路-系统”相结合的综合思维和横向思考能力,满足电子信息领域和国民经济各行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

电子信息材料专业是面向我国集成电路、微电子、光电子、微电子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本科专业,培养契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对于三个新增专业,在师资配备方面,通过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柔性聘请行业专家、推动教师参与前沿学术交流与企业实践,组建由学科带头人引领、青年骨干教师支撑、企业导师协同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在教学设施上,加大专项经费投入,新建或升级专业实验室,引入先进的科研仪器、仿真软件及智能教学设备,同时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在实践教学领域,构建“课程实验-科研项目-企业实习-创新创业”四位一体实践体系,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与学科竞赛,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

四、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有哪些?

陈沅灵:作为历史底蕴浓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岳麓书院,有着“千年学府、百年名校”的美誉。在学科建设方面,有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5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14个学科进入前百分之一,3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5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涵盖12大门类,形成了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生命医学学科兴起、新兴交叉学科活跃的学科布局。

在教学资源方面,学校拥有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多个国家级科研中心与平台,运营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算力领先。建有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3个学科领域入选“101”计划,70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有334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其中两院院士全职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4人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5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

在培养模式方面,学校立足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构建了分层分类、多元协同的立体化培养模式体系。

一是定制化培养。开设了工科试验班(人工智能类)、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3个试验班,计算机、化学2个拔尖班,1个机器人工程科创试验班和1个机器人工程拔尖创新班以及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3个强基班。其中3个试验班、2个拔尖班和机器人工程科创试验班和机器人工程拔尖创新班为入校选拔,3个强基班面向高考招生。

二是长周期培养。在全校本科二年级中选拔一批学生,从本科三年级开始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符合条件的学生以直博生身份继续培养。

三是复合型培养。实施主辅修制度,学生可修读跨学科门类、跨专业大类的辅修专业,获得与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合一的证书;开设双学士学位专业,通过入校二次选拔,可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学+统计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

四是国际化培养。学校设有8个联合培养项目,20余个交换生项目,并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每年会发布近百个海外交流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

五、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学校往年录取分数情况呢?

陈沅灵:录取分数情况大家可以登录湖南大学本科招生官网进入历年录取情况板块查询或在湖南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信息查询板块按照对应年份、省份筛选查看。此外,也可拨打学校本科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向工作人员了解详细数据;还可以前往学校招生宣传现场咨询会,通过纸质宣传资料获取相关信息。

六、学校近几年的就业及深造情况如何?

陈沅灵:我校专业设置合理,通用性强,与国家战略需求、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契合度高,无冷、偏专业,是34所中央部委定点选调高校之一。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毕业生就业行业和就业区域分布总体稳定。近三年来,选择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深造的比例为48%,深造比例位列全国高校前列。2024届出国出境深造的本科生中,赴世界排名前100高校深造的比例超过86.42%,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及中科院、社科院的比例达到92.91%。学校为每位毕业生平均提供9个优质就业岗位,有就业意愿学生100%就业。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党政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军工企业、知名民企等高质量单位和国家战略单位。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2024届赴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中:58%到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就业,58.42%进入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就业。

七、您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什么建议?

陈沅灵: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时,应先全面了解自身兴趣爱好、能力水平与职业目标,明确自身定位;同时在深入研究院校综合实力、地理位置、特色专业,以及专业内涵、就业前景、特殊要求等情况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志愿梯度,做到“冲稳保”结合并拉开志愿差距;此外,要认真阅读招生章程,留意填报时间与流程,还可通过参加高校招生咨询会、拨打高校咨询热线、线上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相关资讯,最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八、请介绍一下学校咨询方式或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731-88823560、0731-88823067、0731-88823565、0731-88823578;

湖南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admi.hnu.edu.cn/;

电子邮箱:admi@hnu.edu.cn.


365高考志愿宣传图片(新).png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电话:4006690658

邮箱:jjhjy2019@163.com

地址:中国 山东 青岛市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VIP特权
微信客服
微信扫一扫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