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
962 免费
共0课时
中国地理学会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基厅〔2018〕9号)要求,经我会申请,2021年度(第十五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获得教育部批准,列入 2021—2022年度面向中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目录。经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决定以“地理科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在全国高中生中开展第十五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地理科学与美丽中国建设。 二、竞赛时间:2021年10月—2022年5月。 三、参赛群体:全国高中在校学生。 四、大赛网站:www.geodoctor.cn。 五、组织办法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和评审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联络和组织工作。参赛学校和个人需通过网上报名和在线随机答题办法进行比赛。本大赛为公益性赛事,不收取任何费用。 六、报名办法 1、学校参赛 (1)参赛学校在大赛官网在线提交《参赛学校注册表》及公函,参赛学校应为公办或民办高级中学,组织参赛人数应不少于20人; (2)初审通过后,指导老师向大赛组委会邮箱发送参赛学生信息表; (3)组委会通知参赛学校竞赛时间,参赛学校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竞赛时间段内进行网上答题。 2、个人参赛 (1)个人参赛者在大赛官网在线填写《个人考试注册表》,参赛个人应为在校高中学生; (2)初审通过后,组委会以短信形式通知个人竞赛时间,参赛者应在规定竞赛时间段内进行网上答题。 七、奖励办法 本大赛设集体奖和个人奖项。个人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地球小博士100人,在一等奖学生中产生。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实施细则见附件。 七、联系方式 联 系 人:任爱君 电子信箱:13121638995@163.com 联系电话:010-83896296、18511961425 监督电话:010-64889598(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 中国地理学会 2021年10月12日 附件:中国地理学会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实施细则 一、参赛流程1、学校参赛(1)参赛学校在大赛官网在线提交《参赛学校注册表》及公函,等待初审;参赛学校应为公办或民办高级中学,组织参赛人数应不少于20人;(2)初审通过后,指导老师向大赛组委会邮箱发送参赛学生信息统计表;(3)组委会通知参赛学校的竞赛时间,参赛学校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竞赛时间段内进行网上答题。(4)组委会办公室审核考试结果; (5)组委会核定获奖名单后报学会秘书处备案并统一发布。2、个人参赛(1)个人参赛者在大赛官网在线填写《个人考试注册表》等待初审;参赛个人应为在校高中学生;(2)初审通过后,组委会以短信形式通知个人竞赛时间,参赛者应在规定竞赛时间段内进行网上答题。(3)以个人名义参赛的学生正式考试时间为2022年4月;(4)组委会办公室审核考试结果;(5)组委会核定获奖名单后报学会秘书处备案并统一发布。二、竞赛办法竞赛采取网上答题形式进行。由专家委员会负责命题,参赛学生注册登录、随机抽题、限时答题、提交出分、即时排序。将依此确定获奖结果。三、奖励办法1、大赛设个人奖和集体奖。个人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总获奖比例不超过20%,其中地球小博士100人,在一等奖学生中产生。对于整体成绩优秀的参赛学校颁发集体奖,颁发电子证书。2、大赛设科普教育先进校长及优秀科技辅导员奖。对在大赛中组织工作出色的学校领导授予科普教育先进校长称号;对竞赛成绩突出的学校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科技辅导员奖,颁发电子证书。3、大赛设优秀组织奖。对在大赛组织中表现出色、竞赛成绩突出的学校(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颁发电子证书。4、获奖名单将统一在中国地理学会官网上发布。5、2022年适时举行本届大赛颁奖大会(具体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另行通知)。四、大赛委托北京地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具体实施。五、本实施细则由中国地理学会负责解释官网地址:http://www.geodoctor.cn/sy
2022生物联赛通知出炉,5月1日开赛
672 免费
共0课时
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通知公布,将于2022年5月8日上午10:00-12:00举行,以下为原文通知。
奥林匹克英语大赛
1237 免费
共0课时
报名成功后请等待指导老师与您联系!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
643 免费
共0课时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等重要指示精神, 着眼于培养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时代新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决定本着真正正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举办第四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面向对象: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学生官网地址https://xm-ol.com/landing/ai更多竞赛信息,请关注官方网站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
531 免费
共0课时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是一项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普及、引领科技创新的素质教育实践平台,简称NOC大赛(NOC为Novelty, Originality, Creativity的缩写)。NOC大赛自2002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十余年来,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注重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体现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2002年NOC大赛在人民大会堂启动普及性和提高性并存是NOC大赛的特色。大赛倡导“重在参与”精神,对于参与的师生不设置高门槛。通过大赛的开展,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也涌现出一大批富有个性创意和自主创新的高水平作品。为推动自主创新在中小学的开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设立了“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恩欧希”根据“NOC”的中文发音而来),奖励通过NOC选拔的青少年学生完成的具有创新意义和一定科技含量的符合全国规范的科技作品,以及相关的科技与教育工作者。2007年“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设立2012年7月,NOC十周年庆典在北京隆重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科技部原部长朱丽兰,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等领导同志出席庆典,对NOC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开展提出明确要求。 顾秀莲、朱丽兰、杜占元出席NOC十周年庆典2017年7月,NOC十五周年庆典在青岛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参观了NOC展区,对大赛近年来的发展给予肯定。杜占元参观NOC十五周年主题展目前,全国各地区均组织选手参加NOC大赛。同时,NOC大赛也推动了海峡两岸及港澳的信息技术教育交流,并引起了海外华人的重视。李光耀先生在新加坡组委会成立时特别发来贺词:“教育有利器,创新无边际”。 新加坡李光耀先生为NOC大赛致贺官网地址http://s.noc.net.cn/Home/Index更多竟赛信息,请关注官方网站
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
994 免费
共0课时
世界机器人大赛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了6届,共吸引了全球20余个国家15万余名选手参赛,被各大主流媒体广泛赞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是目前国内外影响广泛的机器人领域官方专业赛事。通过多年的积淀成长,大赛已形成了以选拔赛(WRCT)、总决赛(WRCF)、锦标赛(WRCC)构成的全新赛制,并围绕科研类、技能类、科普类三大竞赛方向,设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应用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共四大赛事。科研类“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和“BCI脑控机器人大赛将通过竞赛活动集中展示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助残康复、特种救援等领域的顶尖创新成果,并围绕年度热点技术增加专项竞赛任务,旨在推动全球机器人技术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技能类机器人应用大赛"将聚焦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比拼选手机器人的操作技能和机器人的工业设计能力,旨在推动机器人领域技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科普类“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将不断选拔优质赛项,通过竞赛激发青少年选手的研究创新精神,培养选手的团队协作、策略分工、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旨为广大参赛青少年提供一个国际化创新示平台。同时,大赛同期还将举办学术会议、创新成果展示、人才服务等多场特色活动。世界机器人大赛将不断发挥自身平台优势,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汇聚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市场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的全球化开放合作平台,激发机器人行业的科技研发潜力,成为推动全球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官网地址http://www.worldrobotconference.com/cn/about/52.html更多竞赛信息,请关注官方网站
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
749 免费
共0课时
随着科学发展进入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激发少年儿童的科技兴趣,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素养,增强少年儿童的科技能力,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础工程,也是落实“双减”政策,深化素质教育,提升育人品质的重要举措。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深入推进科技教育领域的公益行动,组织开展了“少年硅谷”“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STEM梦想教室”等一批科技教育公益项目活动,积极为中小学捐赠科技课程教材和实验器具,捐建创客教室和创客中心,组织开展科技主题活动、师资培训、工作交流和成果展示等,有效推动和提升了项目受益地区学校、学生、家长对科技教育的认知水平,对于启迪少年儿童的科学追求,传承科学精神,培育科技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官网地址:http://www.cngef.org.cn/article/item-1734.html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435 免费
共0课时
一、活动时间 2021年7月17-19日。 二、参加人员 原入围终评活动的130名学生可报名参加线上展示交流活动(名单见附件1),相关地区省级活动组织单位选派一名领队,负责组织学生报名和参加线上活动。 三、活动内容 (一)专家线上评议交流 本届活动,除周凯旋基金会评选“科智公益大奖”外,不再进行等级奖评选,调整为专家线上评议交流。活动期间将邀请各领域学科专家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与参赛学生进行在线评议交流,并在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上给予专业指导。 (二)科技主题线上交流活动 活动期间,将举办线上诺贝尔获奖科学家讲座、“明天小小科学家”同学会、青年科学沙龙、“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20周年线上庆典暨第20届活动闭幕式等科技主题交流活动(具体活动日程见附件2)。 参加线上专家评议和交流活动的学生将获得本届活动纪念章;周凯旋基金会将为“科智公益大奖”获奖学生发放奖金。 四、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线上活动在线报名 所有入围学生须于2021年6月10日12:00-6月15日24:00凭申报帐号登录活动网站(mapply.cyscc.org),在线填写《活动回执》,并按照要求上传有关材料。回执信息将作为发放活动物品和通知活动信息的依据,请务必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报名期间,如有学生弃权,不再递补。各省领队须于6月18日前登陆活动在线工作管理系统(manage.cyscc.org),填写个人信息,并确认本地区学生报名情况,核实所有入围学生回执信息后,在线打印《回执汇总表》,加盖单位公章并传真至组委会办公室。 (二)网络测试 所有参加活动学生应于2021年7月16日前,完成“ZOOM云视频会议”和“腾讯会议”软件的网络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设备、网络调试,软件稳定性验证,流程组织配合等。具体测试时间及方式另行通知。 (三)在线评议交流 在线评议交流通过“腾讯会议”软件进行,每位学生将与科技专家进行时长约20分钟的在线交流,包括个人陈述和专家点评等环节。为能够完整展示主要研究成果,请每位学生准备能够支持“腾讯会议”的设备2台,一台电脑用于视频通话,另一台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用于同步拍摄,请提前制作拟向评议专家介绍项目研究过程和主要成果的PPT演示文档。在线评议交流的参与指南和时间安排表将提前发送至每位学生。 (四)其他事项 1.入围线上活动学生应参加全部在线交流活动,如不能参加或中途退出,将视为放弃参加活动资格。线上活动前弃权的学生,须由本人提交书面说明,并由省级活动组织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报组委会办公室。 2. 如因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影响线上展示交流活动不能按计划举行,相关工作安排将另行通知。 联系电话:010-68514601 传 真:010-68515719 电子邮件:mingtian@cast.org.cn官网地址:https://mingtian.cyscc.org/index.aspx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250 免费
共0课时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06-2010-2020年) 》(国办发[2006] 7号),以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目的,紧密结合科技馆教育理念,以科技馆展品展项为依托,以馆校结合为载体,以全国科技馆行业联合为组织形式,面向全国青年学生开展的一项科普赛事活动。六届以来,赛事规模呈阶梯式增长,全国累计参赛人数超过20万人。第七届大赛继续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由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独家公益支持,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提供公益合作支持。根据行政区划设置32个分赛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分赛区由各省(区、市)科协主办,由相关科技场馆承办,负责组织本赛区赛事活动。全国总决赛拟由中国科技馆组织实施。本届大赛赛期定于2020年10月-2021年5月开展。大赛设分赛区比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其中分赛区比赛包括初赛和复赛,由各分赛区承办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全国总决赛由中国科技馆负责组织实施。分赛区比赛和全国总决赛均以作品陈述、现场答辩、现场实验制作等形式开展比赛(其中分赛区选拔赛初赛环节,具体比赛方式由各分赛确定)。分别面向大学组和中学组开展,设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个单元,其中“创意作品”设未来教育和“智能控制两个命题,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科普产品研发等;“科普实验设"生物环境和“风能利用”两个命题,突出任务驱动型活动,将竞赛与科技馆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官网地址https://kepudasai.cdstm.cn/#/更多竞赛信息,请关注官方网站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
559 免费
共0课时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 -2021学 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教基厅函 [2020] 23号)的有关规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发明协会定于2021年组织开展第十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活动目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少年科技培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践行宋庆龄“缔造未来"的思想,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紧扣时代性主题要求,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科学兴趣,搭建青少年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与舞台,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官方地址:http://sclaci.sclc2017.org/
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
206 免费
共0课时
北京天文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 000平方米,于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当时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六十多年来,北京天文馆以其独特的演示手段,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天文馆包含A、B两馆,共4个科普剧场。A馆天象厅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厅,内部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蔡司九型光学天象仪和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全天域数字投影系统,不仅能为场内400名观众逼真还原地球上肉眼可见的9,000余颗恒星,高达8K分辨率的球幕影像,还能实现虚拟天象演示、三维宇宙空间模拟、数字节目播放等多项功能。B馆于2004年底正式建成开放,内有宇宙剧场、4D剧场、 3D剧场3个科普剧场,以及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各类科普教育设施。中,直径为18米的宇宙剧场拥有标准半球全天域银幕,能同时为200名观众呈现出气势恢宏的立体天幕效果,这在我国大陆地区独一无二。4D剧场和3D剧场分别拥有200席和116席座位,两个剧场均采用最先进的播放设备和特效设备。4D剧场不仅能够呈现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还能根据科普节目情节发展产生喷水、喷风、拍腿等多种特效,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奇妙科普体验。3D剧场拥有宽12米、高9米的金属银幕,配以45度偏振立体眼镜,以逼真绚丽的立体效果为观众们呈现科普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除播放科普节目外。北京天文馆举办的各项展览、天文科普讲座、天文夏(冬)令营等各项活动同样引人入胜,“星星是我的好朋友”、“天文馆里过大年等活动早已成为备受公众瞩目的品牌活动。北京天文馆集展示与教学于-体,通过举办天文知识展览,组织中学生天文奥赛,编辑出版和发行天文科普书刊《天文爱好者》。组织公众观测等众多科普活动,不失时机地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知识,让北京天文馆真正成为了孩子们没有围墙的学校。200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通知国际社会,第59000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北馆星",即北京天文馆星。这是对北京天文馆成长足迹的肯定,也将鼓舞天文馆日益完善发展。享誉中外的北京古观象台是明清两代皇家天文台,隶属于北京天文馆。北京古观象台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顶展出的八件古天文仪器是国家一级文物, 堪称中国天文国宝,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前来参观。官网地址:http://www.bjp.org.cn/qgzxstwzsjs/asdt/list.shtml
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
271 免费
共0课时
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Xylem (赛莱默)中国公司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地区选拔赛“活动自2003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三届。活动致力于培养中国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及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全国中学生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有关的科技发明,推动青少年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作为中国该活动的组织者,聘请相关知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并在国内各省(区、市)环保宣教中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每年从参赛的项目中选拨出最优秀的项目参加国际比赛。辛苦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学生环保科技大赛,十多年来,先后有数十万青少年参加了该比赛,累计获奖项目共计千余件,2006年国内获奖项目“生态修复技术在漕溪河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在瑞典一举夺冠,获得"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最高奖。在2007年及2010年,中国学生两次夺得了仅次于最高奖的特别奖。斯德哥尔摩水基金会主席彼得福斯曼评价到,这些获奖项目均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推广性,中国学生连续获奖,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科技创新的意识。在参赛项目选拔过程中,国内组织者非常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同时严格考察学生完成项目的独立性,大赛组织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2011年第九届比赛中,在原"水科技发明类"奖项的基础上,增设了”水资源调查类和“水环境知识普及宣传类"两类奖项,以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到此活动中,扩大该活动的影响力;并从2011年起,在全国增设了百所试点学校,通过对试点学校和重点项目指导老师的培训,力促更多优秀项目的涌现。从2015年开始,大赛组委会创新比赛形式,与国际接轨,采用全开放式现场比赛形式展开。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简介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Xylem (赛莱默)中国公司联合举办的“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暨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地区选拔赛活动自2003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三届。活动致力于培养中国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及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全国中学生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有关的科技发明,推动青少年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作为中国该活动的组织者,聘请相关知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并在国内各省(区、市)环保宣教中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每年从参赛的项目中选拨出最优秀的项目参加国际比赛。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
6869 免费
共0课时
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Olympiad,IESO)是国际地球科学教育组织(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Education Organization,IGEO)举办的一项面向中学生的奥林匹克竞赛,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球科学的教学水平。IESO始于2007年,主要考察和测验中学生对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海洋学、天文学和环境科学等主要地球科学领域的知识和认知能力,是唯一包含国际团队野外考察(International Team Field Investigation, ITFI)的奥林匹克竞赛,起到了促进各个国家青年学生的友好关系、相互交流和国际合作的作用。IESO属于12个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之一,虽然起步晚于其他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但是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天文等学科。在IESO中所获得的优秀成绩,被国际顶尖大学广泛认可,成为申请欧美发达国家大学地球科学专业时的重要参考。中国台湾地区、日本、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对获奖者均有大学录取优惠政策和奖学金奖励。2017年,我国代表队(中国北京)在国际赛中取得三金一银与总成绩第一的成绩,打破了中国台湾地区连续10年总成绩位居榜首的历史。 2018 年,我国代表队(中国北京)在国际赛中取得一金二银一铜,位列总成绩第八。 我国已成功申办2021年国际地球科学奥赛总决赛。 2019年,我国代表队(中国北京)在国际赛中取得一金三银。官网地址:http://ceso.ssoc.org.cn/
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528 免费
共0课时
中国数学会是中国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中国数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数学工作者,为促进数学的发展,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提高,为振兴经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中国数学会的主要工作有: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数学刊物,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举办数学竞赛,开展普及工作,组织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活动,根据国家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举办培训班或讨论班等。中国数学会于1935年7月在上海成立,成立大会于7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出席者有 33 人。数学会创建时的组织机构设有董事会、理事会与评议会,其成员有胡敦复、冯祖荀、周美权、姜立夫、熊庆来、陈建功、苏步青、江泽涵、钱宝琮、傅种孙等。创办有学术期刊《中国数学会学报》与普及性刊物《数学杂志》,1952年与1953年这两个刊物先后改为现名《数学学报》与《数学通报》。中国数学会成立后的会址设在上海亚尔培路(现陕西南路) 533号中国科学社。建国以后,中国数学会的会址设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目前中国数学会的挂靠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数学会于1951年8月在北京,1960年2月在上海,1978年11月在成都,1983年10月在武汉召开了第一、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华罗庚连任前三届理事长。在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推选了华罗庚、苏步青、江泽涵、吴大任、柯召为名誉理事长。第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理事长分别为吴文俊、王元、杨乐、张恭庆、马志明、文兰、马志明、王诗宬、袁亚湘、田刚。中国数学会于1985年12月在上海隆重举行 50 周年年会。 周培源、周光召等出席并讲话, 陈省身、H.Cartan等著名外国数学家应邀出席。1995年5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了“中国数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60周年年会”,朱光亚、路甬祥等出席,陈省身、丘成桐等应邀出席并作学术报告。2015年11月21—2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数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暨80周年纪念学术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国际数学联盟主席森重文(Shigefumi Mori)教授、秘书长Helge Holden教授等应邀出席开幕式。三次年会的主要内容是学术交流。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成立地方数学会组织,他们独立开展各项活动,中国数学会为他们提供协调服务。中国数学会下属的学科分会有概率统计分会、计算数学分会、均匀设计分会、数学史分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组合数学与图论专业委员会、计算机数学专业委员会、奇异摄动专业委员会、非线性泛函分析专业委员会、数理逻辑专业委员会、医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数学教育分会。目前中国数学会的工作机构有:组织工作委员会、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普及与传播工作委员、教育工作委员会、数学竞赛委员会、女数学工作者委员会、数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西部发展工作委员会、数学发展基金工作委员会及学会办公室。中国数学会会员资格规定为在科研、教育、生产企业等部门从事数学或与数学有关的工作,相当于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数学工作者。中国数学会现有会员5万多名。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为田刚,副理事长为(按笔划排序)王小云、史宇光、巩馥洲、李万同、李骏、肖冬梅 、张伟平、张纪峰、周爱辉、席南华、黄云清、彭联刚,秘书长为巩馥洲。官方地址:http://www.cms.org.cn/about_1.html
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 克竞赛
572 免费
共0课时
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于1932年,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现有个人会员约40000人。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共有理事100人,常务理事32人,其中,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6人、秘书长1人(兼)。理事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八个工作委员会和一个办事机构,分别是:学术交流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出版工作委员会、物理教学委员会、物理名词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和办公室。中国物理学会的组成还包括31个分会、专业委员会,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进行业务指导。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刊物有11种,所属分支机构主办的刊物有9种。为奖励在物理学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学会在不同时期先后设立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奖,谢希德物理奖,黄昆物理奖,以及萨本栋应用物理奖。中国物理学会及其所属分会、专业委员会每年举办各类国内、国际学术活动约80次。每年组织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组织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每年组织若干次科普讲座,编著科普书籍等。1984年,中国物理学会加入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1993-1999年,周光召任副主席; 1999-2002年, 杨国桢任副主席; 2005- 2008年,陈佳洱任副主席; 2011-2017年,詹文龙任副主席; 2017年至今,王恩哥任副主席。作为发起学会之一, 中国物理学会于1990年参与创建亚太物理学会协会(AAPPS)。1997-1999年, 陈佳洱任主席; 2008-2010年,张杰任主席; 2017-2019年,龙桂鲁任主席。近年来,中国物理学会与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 英国物理学会、韩国物理学会等多个国家/地区的物理学会建立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国际物理组织中的地位有显著的提高。官网地址:http://www.cps-net.org.cn/
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706 免费
共0课时
中国化学会(Chinese Chemical Society,缩写CCS)是从事化学或与化学相关专业的科技、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注册登记的学术性、公益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发展化学科学技术的重要社会力量。中国化学会于1932年在南京成立。1959年,中国化学会曾与中国化工学会筹委会合并成立中国化学化工学会。1963年,又分为化学、化工两个学会。中国化学会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FACS)等7个国际组织的成员。根据2018年3月学会官网显示,中国化学会下设7个学科委员会,26个专业委员会,10个工作委员会及31个地方学会;有个人会员5万余人,单位会员100余个。 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定于2020年9月12日(周六)上午9:00 ~ 12:00在全国统一进行。化学竞赛初赛组织应在省级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由各省组织单位严格执行化学竞赛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在上述规定时间组织进行。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实行实名参赛。各省学生报名工作由各省竞赛组织单位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学会或化学化工学会和竞赛委员会加强指导与监管,努力做好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的各项工作。特别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的规定,切实安全有序完成本届初赛。视疫情防控需要所做出的任何变化,将及时通知,请予关注。
技术支持©山东佳佳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鲁ICP备20014635号-2